新西兰教育现状:“学霸”仍是亚裔;“穷校、富校”学生
发布时间:2019-03-13 14:33
阅读量:147
1、教育拨款评级为1级和10级的学校差距巨大。
在1级的学校中,仅有1/4的学生能承担学校组织的露营活动;
在10级的学校中,大部分学生都有过海外旅行的经历。
高评级的学校通常建筑质量较高,课外活动丰富,学生们有较好的电脑知识,学校员工稳定,学校也有能力为每名学生筹集到1000纽币以上的筹款。
2。虽然国家理论上提供的是免费教育,但不同社区的教育差距巨大。近年来,低收入地区学生的考试通过率虽有提高,但仍远低于高收入地区的学生。
1、2014年的数据显示,虽然低收入地区学生成绩有改善,但1级至3级学校中,学生毕业时没有通过全国学业成绩证书(NCEA)考试的学生数,是8级至10级学校的4倍。
2、当前,低评级和高评级学校学生的NCEA 2级通过率差距为25%,比2009年还上升了5%。
3、NCEA 3级通过率差距仍保持在30%左右。在低评级学校中,只有17%的学生上大学,高评级学校,则有60%的学生上大学。
梅西大学的教育学教授John O'Neill说,研究发现,学生的家庭背景,例如稳定性、是否和谐、资源充足程度等,对学生在学校表现的影响高达80%。教育部长Hekia Parata则引用了不同的数据,称只有18%的学生成绩差异可归咎于家庭收入。
在过去5年,NCEA 2级考试的通过率,比较如下:
毛利学生:56%(上升了13%)
岛裔学生:71%(上升了15%)
欧裔学生:81%,
亚裔学生:89%
低评级学校:64%
和高评级学校:89%